岑溪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灾后防疫不可掉以轻心盘龙区卫计局专业人
TUhjnbcbe - 2021/4/13 16:35:00
睡眠坏习惯可能加速你的衰老期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4779.html
近日,昆明地区遭受多次暴雨侵袭,造成城区多地内涝,给社会生产活动带来严重影响。为做好盘龙区渍水地段环境消杀工作,确保不因内涝引发传染病流行和传播,持续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区*府安排,盘龙区卫计局于7月21日召开“全区渍水场地环境消*消杀专题工作会”,安排部署专项防疫消杀和卫生防病工作。

辖区各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爱卫专干、区疾控中心、区健康教育所及各卫生院负责人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区卫计局局长、爱卫办主要负责人首先传达了区委对开展好全区渍水场地环境消*消杀工作的要求。消杀机构专业人员就此次消*消杀药品的配制、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做了详细讲解;区疾控中心负责人对消杀工作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区爱卫办现场派发消*药品并对消杀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区卫计局、区爱卫办主要负责同志在传达区委要求的同时强调:

消杀工作要随水淹痕迹全覆盖式跟进,不留死角;

区疾控中心要准确研判疫情,科学指导全区消杀工作;

各医疗机构要备足药品及物资,做好预检分诊、传染病救治等工作,防止水源性、食源性和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同时多渠道及时发布“洪涝灾后卫生防病”宣传知识,最大范围的对群众进行卫生防疫知识普及。务求卫生防疫消杀工作有效、迅速、全面。

新闻多一点?

一水灾后可能会出现哪些传染病?


  1、经肠道感染的传染病有:①细菌性的: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食物中*等;②病*性的:甲型肝炎。


  2、经皮肤感染的传染病有:钩端螺旋体病;


  3、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有:疟疾、乙型脑炎等;


  4、经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二如何预防灾后传染病的发生?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水退后要彻底清理室内外环境污泥、垃圾,改善卫生条件,埋葬好死亡动物、疏通沟渠、填平洼坑,清除蚊、蝇孳生地,有目标地进行消*(如喷洒灭虫剂),防止蚊蝇大量繁殖和传播疾病。


  2、清理与清洗饮用水系统:对受洪水损坏的自来水设施要抓紧修整,蓄水池、水井要掏洗干净,并用漂白粉进行消*,家庭水缸可投放漂白精片或明矾进行杀菌、沉淀,可请有关卫生单位帮助检测,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向群众宣传,要喝开水,不要喝生水,预防经水传播的疾病。


  3、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与家庭饮食卫生:洪水过后将转来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洪水期间保存的食品也易霉变,临时性摊点也常不注意卫生,所以要强调吃鲜饭菜,吃煮熟煮透的食品,禁止受洪水浸泡变质的食品上市,禁售溺死的畜、禽肉类。


  4、发现传染病人,要就近报告当地卫生部门,以利于及时处理,防止疫情蔓延扩散。


  5、对受到伤寒、钩端螺旋体、甲型肝炎威胁的易感者,可注射相应的伤寒、钩体、甲肝疫苗进行预防;对霍乱等腹泻病的密切接触者可服抗菌药(如氟哌酸)进行预防。

三灾后健康“十要十不要”


  1、要喝开水,不要喝生水。洪水后饮用水容易被污染,煮沸消*最简便有效。


  2、食物要煮熟煮透,不要吃生冷食物。生冷食物容易繁殖细菌,食后易致病。


  3、要吃新鲜的食物,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和采食野生的蘑菇。雨后菇,常有*,不要采食。


  4、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吐痰和大小便。临时居住点要建临时厕所,并采取消*措施。


  5、要做好环境消*和灭蝇、灭蚊、灭鼠工作,不要让蚊蝇孳生。灾后环境改变,容易导致蚊蝇孳生。


  6、垃圾、废墟要及时填埋、清理,不要食用淹死的禽、畜肉。


  7、要做好环境消*工作,不要让脏臭骚扰。尽可能让灾后的生活、工作有个干净卫生的环境。


  8、要防中暑、受凉、蚊虫叮咬,不要贪凉露宿。


  9、生病要及时就医,不要忌医和迷信。


  10、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不要知情不报。任何人发现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均有义务向当地医疗卫生单位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五水灾时期的常见病症状及对策


  1、肠道传染病


  包括肠炎、痢疾、伤寒、霍乱、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以及其它肠道病*感染等。


  防治对策:加强饮水消*,爆发疫情时应加大消*剂的用量;切实管理好粪便,避免污染水源;病人粪便要消*;管好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2、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的传染源是鼠类、家畜(猪、牛)、以及人。病原体是钩端螺旋体。


  临床表现:发烧、畏寒、头痛、全身疼痛、全身衰弱、腓肠肌痛、眼结膜充血、鼻出血等。


  防治对策:灭鼠、管好家畜,病人排泄物消*,疫区高危人群和进入疫区工作的人群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个人保护方法如预防皮肤刺伤、减少接触疫水等。


  3、流行性出血热


  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是病*,传染源是黑线姬鼠,传播途径可能是皮肤接触或虫媒传播。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面、颈、胸部充血潮红,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黏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典型病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防治对策:灭鼠是关键,还要防鼠,在劳动、休息、居住的地方避免鼠接触人,同时要杀灭虫螨。


  4、疟疾


  国内外因水灾导致的疟疾爆发流行的事件很多,年长江、淮河大水,部分地区发病率高达60%。年湖北水灾,疟疾发病率增加,并出现爆发流行,例如襄阳县发病率即达38.7%。


  防治对策:下大力量消灭蚊虫;填埋积水坑洼消灭蚊虫孳生条件;治疗疟疾病人,包括疟疾休止期有疟疾史的人服药;无病的健康人在流行时预防性服药。


  5、霉麦中*症


  水灾时期正值麦收季节,连绵阴雨致使新麦不能充分晒干,霉菌大量生长繁殖,人食后引起霉菌感染、变态反应、和*素中*。


  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用霉麦后30分钟至3-4小时发病,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不适、无力等。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


  防治对策:霉麦去霉的方法用风选、泥浆浮选、清水或石灰水浸泡漂洗、剥皮磨粉等。

来源:盘龙区卫计局、新华网

推荐阅读

微观盘龙

第十四轮!盘龙区卫计局“创文”督查督导工作不放松

盘龙区卫生许可证办理开启新服务群众办事更省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灾后防疫不可掉以轻心盘龙区卫计局专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