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各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爱卫专干、区疾控中心、区健康教育所及各卫生院负责人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区卫计局局长、爱卫办主要负责人首先传达了区委对开展好全区渍水场地环境消*消杀工作的要求。消杀机构专业人员就此次消*消杀药品的配制、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做了详细讲解;区疾控中心负责人对消杀工作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区爱卫办现场派发消*药品并对消杀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区卫计局、区爱卫办主要负责同志在传达区委要求的同时强调:消杀工作要随水淹痕迹全覆盖式跟进,不留死角;
区疾控中心要准确研判疫情,科学指导全区消杀工作;
各医疗机构要备足药品及物资,做好预检分诊、传染病救治等工作,防止水源性、食源性和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同时多渠道及时发布“洪涝灾后卫生防病”宣传知识,最大范围的对群众进行卫生防疫知识普及。务求卫生防疫消杀工作有效、迅速、全面。
新闻多一点?
一水灾后可能会出现哪些传染病?
1、经肠道感染的传染病有:①细菌性的: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食物中*等;②病*性的:甲型肝炎。
2、经皮肤感染的传染病有:钩端螺旋体病;
3、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有:疟疾、乙型脑炎等;
4、经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水退后要彻底清理室内外环境污泥、垃圾,改善卫生条件,埋葬好死亡动物、疏通沟渠、填平洼坑,清除蚊、蝇孳生地,有目标地进行消*(如喷洒灭虫剂),防止蚊蝇大量繁殖和传播疾病。
2、清理与清洗饮用水系统:对受洪水损坏的自来水设施要抓紧修整,蓄水池、水井要掏洗干净,并用漂白粉进行消*,家庭水缸可投放漂白精片或明矾进行杀菌、沉淀,可请有关卫生单位帮助检测,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向群众宣传,要喝开水,不要喝生水,预防经水传播的疾病。
3、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与家庭饮食卫生:洪水过后将转来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洪水期间保存的食品也易霉变,临时性摊点也常不注意卫生,所以要强调吃鲜饭菜,吃煮熟煮透的食品,禁止受洪水浸泡变质的食品上市,禁售溺死的畜、禽肉类。
4、发现传染病人,要就近报告当地卫生部门,以利于及时处理,防止疫情蔓延扩散。
5、对受到伤寒、钩端螺旋体、甲型肝炎威胁的易感者,可注射相应的伤寒、钩体、甲肝疫苗进行预防;对霍乱等腹泻病的密切接触者可服抗菌药(如氟哌酸)进行预防。
1、要喝开水,不要喝生水。洪水后饮用水容易被污染,煮沸消*最简便有效。
2、食物要煮熟煮透,不要吃生冷食物。生冷食物容易繁殖细菌,食后易致病。
3、要吃新鲜的食物,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和采食野生的蘑菇。雨后菇,常有*,不要采食。
4、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吐痰和大小便。临时居住点要建临时厕所,并采取消*措施。
5、要做好环境消*和灭蝇、灭蚊、灭鼠工作,不要让蚊蝇孳生。灾后环境改变,容易导致蚊蝇孳生。
6、垃圾、废墟要及时填埋、清理,不要食用淹死的禽、畜肉。
7、要做好环境消*工作,不要让脏臭骚扰。尽可能让灾后的生活、工作有个干净卫生的环境。
8、要防中暑、受凉、蚊虫叮咬,不要贪凉露宿。
9、生病要及时就医,不要忌医和迷信。
10、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不要知情不报。任何人发现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均有义务向当地医疗卫生单位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1、肠道传染病
包括肠炎、痢疾、伤寒、霍乱、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以及其它肠道病*感染等。
防治对策:加强饮水消*,爆发疫情时应加大消*剂的用量;切实管理好粪便,避免污染水源;病人粪便要消*;管好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2、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的传染源是鼠类、家畜(猪、牛)、以及人。病原体是钩端螺旋体。
临床表现:发烧、畏寒、头痛、全身疼痛、全身衰弱、腓肠肌痛、眼结膜充血、鼻出血等。
防治对策:灭鼠、管好家畜,病人排泄物消*,疫区高危人群和进入疫区工作的人群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个人保护方法如预防皮肤刺伤、减少接触疫水等。
3、流行性出血热
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是病*,传染源是黑线姬鼠,传播途径可能是皮肤接触或虫媒传播。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面、颈、胸部充血潮红,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黏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典型病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防治对策:灭鼠是关键,还要防鼠,在劳动、休息、居住的地方避免鼠接触人,同时要杀灭虫螨。
4、疟疾
国内外因水灾导致的疟疾爆发流行的事件很多,年长江、淮河大水,部分地区发病率高达60%。年湖北水灾,疟疾发病率增加,并出现爆发流行,例如襄阳县发病率即达38.7%。
防治对策:下大力量消灭蚊虫;填埋积水坑洼消灭蚊虫孳生条件;治疗疟疾病人,包括疟疾休止期有疟疾史的人服药;无病的健康人在流行时预防性服药。
5、霉麦中*症
水灾时期正值麦收季节,连绵阴雨致使新麦不能充分晒干,霉菌大量生长繁殖,人食后引起霉菌感染、变态反应、和*素中*。
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用霉麦后30分钟至3-4小时发病,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不适、无力等。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
防治对策:霉麦去霉的方法用风选、泥浆浮选、清水或石灰水浸泡漂洗、剥皮磨粉等。
来源:盘龙区卫计局、新华网
推荐阅读
微观盘龙
第十四轮!盘龙区卫计局“创文”督查督导工作不放松
盘龙区卫生许可证办理开启新服务群众办事更省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