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惊悚沈阳铁西鬼楼事件吓跑了拆迁办
TUhjnbcbe - 2021/2/23 1:23:00

沈阳市铁西区一座因为经济纠纷而长期空置的烂尾楼,因几个偶然事件而成就了一个*楼谣言……究竟是谁、什么时候、在哪里--睡觉时从床上跑到了走廊里,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楚。而这栋沈阳铁西*楼却发生了不少灵异事件。

 一个长达十几年的谣言伴它至今,这里,便是沈阳著名的*楼.


  与各地所谓*楼相比,沈阳*楼的经典之处,在于有一种所谓的灵异现象。据说这座楼上的住户曾碰到这样的怪事:晚上明明睡在床上,第二天早晨却发现到了床底下。其他诸如半夜能听到女人的哭声、窗户会自动打开等,多是所有*楼的共性,无甚特别之处。

沈阳*楼的传闻至少要追溯到十几年以前。那时恰是*故事刚刚走红之际,敏锐发现这一动向的当地电台曾在午夜就此辟出张震讲故事栏目,结果一炮打响,擅讲*故事的主持人很快红遍长江以北.十几年后,当南方周末记者来到沈阳调查*楼传闻时,一本名为《*吹灯》的书正在全国窜红,被各家书店摆在显著位置。还有一本名为《西藏禁书》的也在网上流传,以各地的灵异事件为主要内容,其中有一章专门讲述沈阳*楼。


  然而,对于沈阳*楼传说中的所谓灵异事件,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没有人能给出哪怕一点的确切根据。


  蒋凡林在31号楼已经住了10年,他刚来的时候就听人说过睡觉移位的异事,可仔细打听,究竟是谁、什么时候、在哪里--睡觉时从床上跑到了走廊里,却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楚。


  *楼所处的永善里小区居民老孙听到得更早一些。据他回忆,原永善里商店的经理最先给他讲了睡觉移位的异事,并得出33号楼闹*的结论。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老孙并不相信。我说你别胡扯了,世界上哪有*啊。


  老蒋、老孙,此地的几乎每一个居民,都曾接待四面八方的来访者,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楼的真相。然而谁都没有料到,*楼的说法却还是源源不断地流传,并被演绎成更为离奇的版本。

 *楼身世


  *楼里住的不是*,而是黑户.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31号楼和33号楼的开发单位是一家--原沈阳集体经济房屋开发公司。这两座楼是该公司开发的永善里小区二期工程,当时分别命名为1号楼和2号楼。居民们说,因为资金问题,盖楼时前后换了多个承建商,从一直盖到年。中间几度停顿,甚至有鸟类在楼上筑巢。


  33号楼旅馆的邓先生说,两座楼盖好不久,因为欠资问题,债主们就将开发商告上了法庭,法院随即将33号楼三层及以上房子查封。此时整座楼的水电煤气等尚未开通。因此,这其实是一座烂尾楼.楼上并非因为闹*导致住户搬走,而是根本就没有人住过。


  33号楼一、二层则被原永善里商店所占用,这也是整栋楼仅有的已使用楼层。邓先生曾是原永善里商店的员工,据他称,当初集体经济公司盖这座数时,原永善里商店动迁,开发商承诺大楼盖好之后将一二层返给商店。然而后来却又暗中将其转卖给别人,后来通过打官司,商店才讨回产权。另有当地居民称,在打官司中间,已经在外飘了8年的永善里商店实在等不及,大概是在年,于一天晚上将楼门砸开,强行入住,并自行安装水电煤气等开始使用。

7月14日,本报记者征得旅馆同意,从其二楼一道门一路爬上,终于探得*楼的真面目。该楼基本设施已经安装完闭,但显然未经使用。地上已经积了一指厚的尘土。有几套房的房门上贴着沈阳市中级法院的封条,时间为年。


  邓先生称,打了多年官司,33号楼最后被判给了几家单位。结果谁都没法用,便一直空着。


  前文提过的蒋凡林称,大概五六年前--正是*楼传闻闹得最凶的时候--曾有一位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年轻人过来设点卖楼,但呆了一个月,竟然一套也没卖出。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来理会那些空置的楼房。


  当地居民对空置15年的*楼深感惋惜,这楼其实质量不错,要是归个人的话,谁会让它白白空着?


  31号楼的命运则出现转机。由于最后的承建商接盘,卖了好几年,使该楼所有的42套房均成功售出。但与33号楼一样,当时也没有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住户们经数年上访,于年通了电。但由于承建商老范跑了,大部分房子至今也没有拿到房产证。*楼里住的不是*,而是黑户.蒋凡林说。


  传言追溯


  晚上偶有灯火,便被议论为*火,窗户被人打碎后发出怪声,便被议论为*哭。

多位永善里小区的居民认为,33号楼闹*的说法,是由于当年永善里商店与开发商的纠纷,商店个别人放出的谣言,目的是阻止开发商卖楼。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事情的发展着实出人意料,因为随着永善里商店入住,他们自己也成为*楼传闻的受害者。


  巧合的是,在此期间,相邻的31号楼确也出过几件事:楼刚盖好的时候,曾因围墙倒塌压死了一个人;住户买楼装修时,工人因为偷懒,将拆下的墙皮从窗户中扔下,不慎将一捡拾者砸死;后来,一名精神病人在楼道中过夜,结果被冻死。


  这几件其实并无联系的事件,成为*楼传言的催化剂,死者被传为一位老板的女秘书、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楼里传出的哭声,当然也应该是来自她们。


  *楼闹*的原因也渐渐被归结为两种:一说是这里原来曾有一座庙,盖楼时把庙拆了--事实上当地确有一座庙被拆除,但离*楼至少有二百米远;一说这里曾是一片坟地,盖楼时将坟地平了--事实上当年铁西区到处都是坟地,绝非这两座楼所处地带所独有。


  由于物业公司未曾接手,导致31号楼的楼道一直脏乱不堪,甚至一度没人出面在楼道里装个灯泡,此外加上楼层结构有些特别,楼道内显得颇为阴森可怕。

 在媒体公开报道之前,过往的出租车们成为*楼说法最好的传播工具。司机汪勇十年前对“*楼”就有耳闻。“那时候年轻,”他说,“我专门上去‘练胆儿’。”汪勇承认,那次他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灵异”现象,但还是感觉“不对劲”,他上楼的时候很慢,下来时倒是飞快,“一只脚落地,我听到两下声音,你说怪不怪?”


  去年,为了防止33号楼上的玻璃掉下砸伤路人,城管人员便架梯上去,将楼上的窗户全部拆除,然而如此一来阳台裸露,不明就里的人更加确信楼里无人居住,*楼传闻因此又找到根据。


  “没*?没*好好的楼怎么会空着?”汪勇指着车窗外的33号楼说。


  至于31号楼与33号楼究竟哪个是“正宗”的*楼,一直没有定论。按所谓“灵异”现象发生地而言,应该是31号楼,因为只有这座楼有人居住;然而真正空着没人住的却是33号楼。最后经过一番过滤,大概是空置无人住这一因素起了作用,33号楼成为真正的“*楼”。不过这似乎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一旦定性为“*楼”,一些牵强附会的根据总会出笼,而且很快能找到市场。


  一位居民称,33号楼上由于久无人居住,一度成为孩子们玩耍和乞丐定居的地方,晚上偶有灯火,便被议论为“*火”,窗户被人打碎后发出怪声,便被议论为“*哭”。


  “*楼”遭恨?


  能在此处买得起楼的,大都是当时的“暴发户”。而此楼周边那时却还是棚户区。传闻一出,“*楼”便很快成为穷人对楼内富人表达不满的载体。

 据当地居民说,苏老板的楼集典当、餐饮、洗浴、娱乐于一体,整个楼装饰得富丽堂皇,像一个宫殿。据说为了辟邪,楼上还塑了比真人还要大的四大金刚石膏像。金刚们每天圆睁着眼睛,目睹着纷至沓来的各路权贵。


  然而四大金刚最终未能保佑苏老板。苏老板被认为国内最早从事非法集资的代表人物,他以三分利息为饵,吸储了高达数十亿元。但在一些老干部的举报下终于案发,苏潜逃到国外。


  将钱借给苏老板的苦主们投诉无门,便把那座楼当成讨债对象。每当周末,便往往有不少白发老人打着标语、横幅到楼前聚集抗议,多年持续不衰,成为当地一景。一直到前年拆除方休。在此期间,它也曾一度被传为“*楼”。


  严格说来,31号楼其实与苏老板的楼并无联系,然而曾经发生的几起死亡事故却成为两者的纽带。在传言中,事故中死去的人变成了苏老板的女秘书——债主们找不到苏,便找到其一位女秘书,最后逼其从“*楼”上跳下,从此*楼不时传出女人哭声。


  然而经南方周末记者调查,此事同样子虚乌有,苏老板根本没有一位跳楼的女秘书。


  在现实中,或许惟一能将*楼和苏老板楼联系起来的是路官派出所。该所原驻地是在对面苏老板楼旁拐角处,31号楼刚刚建成的时候,苏老板将对面的那整座七层楼买下,派出所迁到了31号楼一层。


  派出所的存在显然为*楼的传言大餐提供了更多的佐料,当年派出所那次普通搬迁被解读为给*楼“镇邪”。去年,在此办公十多年的派出所迁走,又有人反过来说:没镇住邪。上面所提的“灵异事件”,睡觉移位的当事人也一度变成派出所的民警们。

一位片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纯属胡说八道。


  派出所搬走之后,原在31号楼的办公用房分配给铁西区市容办公室,此后,人们便可以经常看到执法人员将一车车的查抄物品拉到此地。“这下我们这楼就更遭人恨了。”“*楼”的一位居民感叹道。


  这位居民说,*楼名声传出,“遭人恨”是原因之一。


  15年前沈阳尚未形成商品楼市场,能在此处买得起楼的,大都是当时的“暴发户”。而此楼周边那时却还是棚户区。传闻一出,“*楼”便很快成为穷人对楼内富人表达不满的载体。


  而那时也正是下岗工人数量渐增的时候。铁西区出名,除了出过一位女歌星艾敬,另外也是因为这一带有着大量的国有企业。


  辟谣行动


  “打那以后,连续好些天都有成群结队的人来参观。我们这*楼的帽子算是戴牢了。”


  *楼传闻渐渐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事实上,早在六七年前,沈阳当地几家都市类媒体均曾派出记者“暗访”*楼,并最后作出*楼无*结论。然而在辟谣的同时,此前仅通过口耳相传的*楼,也因此愈加声名远扬。


  影响最大的一次报道是在年11月,由沈阳当地影响力颇大的辽沈晚报发起。为戳穿谣言,该报派出由其一位“明星记者”领衔的四名记者到*楼特别体验了三天两夜,最后以《“*楼”无*》的标题作了整整一版的报道。


  五年过去,31号楼一楼的谭阿姨对这篇报道仍然记忆犹新。“打那以后,连续好些天都有成群结队的人来参观。我们这*楼的帽子算是戴牢了。”


  在“*楼”住户的眼里,他们原本曾寄以希望的记者们,渐渐变成不受欢迎的人。

 年11月21日,“*楼”又迎来一批“辟谣者”。发起这次活动的是辽一网的项目经理阿阳。去年10月,他在网上偶然发了一篇关于*楼的帖子,结果一下走红,不仅网民反映强烈,连央视“走进科学”栏目的记者也打来电话询问。阿阳再接再励,又在网上发帖号召到*楼探险,以配合央视原本打算要做的这期节目。


  此时,“*故事”正在网络上盛行,但大都难找到真正依据,像沈阳*楼这样有着确切地址和实物依据的,堪称是“*故事”中的“精品”。


  报名探险者共三十多人。其中还有几位是*府机构的干部,在供电所上班的一位网友将单位用的梯子贡献出来。事后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探险那天恰恰是农历传统的“*节”。然而此次规模空前的*楼探险活动却中途失败。因为爬楼惊动了楼下的商店服务员,他们果断地报了警——多年来他们早已被各路探险者搅得心烦意乱。


  结果,这次志在辟谣的探险活动演变成一出闹剧。两天后,与辽一网存在竞争关系的当地一家媒体以《夜爬“*楼”名曰探险20多小青年作妖遇险》为题报道了此事,并以专家口吻称此举属“荒诞行为”,“不值得提倡”。此外,当地的交通台也报道了网友们的探险,*楼遂再次声名远扬。


  “*楼”难拆?


  “谁要受谣言影响拆这座楼,谁就是败家子。”


  困扰居民们多年的*楼传言,本有望于去年被彻底打破——有关部门曾打算将这座楼拆掉重建。


  去年3月份,原路官派出所的办公室住进了几个人,门口贴出了“拆迁办”字样,开始对楼上户主进行登记摸底。

 楼上还贴出一份“紧急通告”,通告中称31号楼和33号楼“经查是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筑物,现决定依法进行处理”,落款是铁西区城市管理行*执法局。


  当地媒体也对此作了报道,“全沈阳都知道*楼要拆了”,31号楼居民老*说。


  然而调查摸底之后,此事却又归于沉寂。至今没有消息。


  5楼住户蒋凡林去年曾接待过前来摸底的工作人员。据他回忆,当时曾问工作人员,好好的楼为什么要拆?对方回答是因为与对面新建的楼“不协调”,“我说胡扯,我是学美术的,这楼怎么个不协调法?”最后蒋老汉在意见表上写道:谁要受谣言影响拆这座楼,谁就是败家子。


  未经证实的消息说,*楼拆迁搁浅的原因,主要是两座楼皆属高层,占地面积太小,开发利用价值不大,加上住户又较多,补偿费用偏高,难有开发商愿意接手。此外,由于房地产业向来讲究“风水”,将来新盖的房子会不会因为“*楼”传闻卖不出去,也是一个未知数。


  实际上,早在5年前的媒体报道中,亦曾提出要“抢救31号楼”。报道中称,铁西区委、区*府及区房产局表示将“力争尽快解决该楼遗留的问题。”然而5年前即“力争”解决的问题,如今仍旧搁置。


  搁置的结果则是谣言的再次盛行。好事者再次以既定的“*楼”逻辑加以解释:你看确实有*吧?要不*府能不敢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惊悚沈阳铁西鬼楼事件吓跑了拆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