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董的新歌《Mojito》一上线就受到大家热捧。这首歌的MV在古巴进行拍摄,以拉丁舞曲的方式进行演绎。
#而我的咖啡糖不用太多
#铁铸的招牌
#缤纷的老爷车跟着棕榈摇曳
咖啡、蔗糖、铁矿、老爷车背后的橡胶与石油,我们先记住这几个词,然后来简单了解一下拉丁美洲的历史。
一、美洲的富有造成印第安人的贫困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用刻在剑柄上的十字进行征服。暴力和疾病是文明的先锋,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同白人接触仍然和死亡打交道一样。当外国征服者出现时,美洲印第安人不少于万,年后减少到总共万,锐减95%。
此外,美洲还成了一宗欧洲的买卖。从新殖民地掠夺来的贵重金属刺激了欧洲的经济发展,甚至可以说,使欧洲的经济有可能得以发展。
玻利维亚的波托西(Potosí),是美洲最先被发现的银矿之一。围绕着波托西,西班牙阿建立了一个“白银帝国”,其奢靡繁华,甚至在《唐吉坷德》里还有一句谚语:“价值一个波托西”。此外,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州(MinasGerais)因盛产*金而建立了一个黑金城,18世纪巴西*金的产量超过了西班牙在前年从它的所有殖民地所开采的*金总量。
为了挖掘矿石,拉美殖民地经济前所未有地、最大程度地集中了印第安人的劳动力,以便最大限度地集中世界史上任何文明都未曾有过的财富。印第安人过去和现在都由于本身的富有而遭到不幸。矿石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印第安人与非洲人在矿井下因劳累与病痛的象征。井下的工人就像是已被判处死刑。这是整个拉丁美洲悲剧的缩影。
波托西被过度挖掘、财富外流,而后被弃之不顾,并迅速地衰落。苏克雷(Sucre)和波托西一起衰落,万恰卡(Huanchaca)是玻利维亚的又一场悲剧,墨西哥的瓜纳华托(Guanajuato)和萨卡特卡斯矿(Zacatecas)也一并被摆上砧板。
矿产成为了欧洲权力的地下源泉,富国先是把玻利维亚的银矿、铅矿、锌矿劫掠一空,而后巴西的铁矿、智利的铜矿、圭亚那的铝土矿,都成了啮噬美洲的铜牙铁齿。
二、蔗糖国王和其他农业君主
大航海时代开启后,欧洲在美洲尝到了甜头——以前欧洲难以获取的糖,在美洲遇到了天堂。中美洲的气候十分适宜甘蔗这种植物生长。于是,种植园、大庄园的命运之轮开始转动。
甘蔗先是在圣多明各(SantoDomingo)地区大范围推广种植,耗光当地养分后,转战维拉克鲁斯(Veracruz)、秘鲁与古巴,到了17世纪中叶,巴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糖国。此后,又在加勒比诸岛急速前进,从巴巴多斯(Barbados)、背风群岛(IslasdeSotovento)、牙买加、海地到古巴。古巴成了一个出众的工厂,但它的经济患了糖尿病。
蔗糖是屠刀,帝国是凶手。当地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土地的养分被吸收一空,奴隶每周不止却还是在艰难度日,而生产出来的蔗糖却被廉价卖到欧洲。植被、植物和动物都在单一作物的祭坛上成为了甘蔗的牺牲品。拉丁美洲依旧贫困,哪里越是富得不能再富,哪里就越是穷得不能再穷。
除了被蔗糖占领的巴西与古巴,可可侵占了加拉加斯,棉花覆盖了马拉尼翁,栲树森林来到阿根廷与巴拉圭,多种水果的种植园蚕食哥伦比亚与厄瓜多尔,而龙舌兰则消灭了印第安亚基族人。
随着汽车的普及,橡胶需求直线上升。19世纪末,巴西在阿克里(Acre)地区的橡胶生意曾独占鳌头,此后英国人用马来西亚的橡胶占领世界市场,不费吹灰之力就挤垮了巴西粗放的橡胶生产。同为汽车需要的石油,则成为委内瑞拉的黑色诅咒,委内瑞拉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也是穷人最多、暴力活动最猖獗的国家之一。
20世纪初,全世界消费的咖啡有五分之四来自拉美(巴西、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哥伦比亚、海地),而一场美国大萧条则把拉美重新拉下深渊。通货膨胀、低工资、耗尽自然资源、肥力流失,美洲成为一个低廉贫乏的资源产出地。
三、土著与黑人的血泪贸易与抗争
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欧洲人的船舱里装着武器、布匹、杜松子酒和甘蔗酒、小摆设、彩色玻璃等,猎取和交换非洲的黑人,再贩卖到美洲,获取蔗糖、棉花、咖啡和可可。非洲黑人同时成为了矿山与大庄园的奴隶。
欧、非、美三角贸易是以向甘蔗种植园贩卖奴隶作为主要支柱。拉丁美洲的矿石与蔗糖大大推动了英法荷兰及美国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本积累,同时又破坏了巴西东北部和加勒比诸岛的经济,加重了非洲历史性的衰落。
在工业品、奴隶、蔗糖三角贸易中积累的资本,使发明蒸汽机成为可能,靠奴隶们在加勒比的牺牲才有了詹姆斯·瓦特的机器和华盛顿的大炮。
为了反抗,17世纪时巴西逃居荒野的奴隶在巴西东北部建立了帕尔马雷斯黑人王国(ReinoNegrodelosPalmares),最后在白人围攻下溃败。古巴则接连起义,有些奴隶甚至集体自杀,却被白人嘲讽为“逃避劳动”。到了18世纪,印第安人图帕克·阿马鲁(TupacAmaru)掀起民族解放运动,但依旧出师未捷身先死。
年,何塞·阿蒂加斯(JoseArtigas),领导了生活在今天的乌拉圭、阿根廷的人民群众开始拉美的第一次土改,在年被击溃。年,墨西哥的埃米利亚诺·萨帕(EmilianoZapata)也启动了土改,年也遭伏击身亡。
拉美的抗争命途多舛,农村不仅是贫穷的发源地,也是起义的温床。但是被列强以及财阀控制的拉美*治家们却学会了:使土改束之高阁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断说要搞土改。很多*府启动的土地改革也是半途而废,于是印第安人与黑人将继续,过着贫困与劳累的一生。
四、新殖民主义扼杀民族工业摇篮
英国在欧洲最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法律的保护下,发展本国的纺织公业以后,却要求拉丁美洲进行自由贸易。在它靠棉织品换取拉普拉塔河流域的皮革、秘鲁的鸟粪和硝酸盐、智利的铜、古巴的糖和巴西的咖啡之后,自由贸易摧毁了拉美刚出现的本地工场,使扩大国内市场的希望化为泡影。
说来讽刺,南美的巴拉圭,曾经在不靠外国投资、不靠英国银行贷款,也不靠自由贸易赐福的情况下建设自己的未来。它却遭到了巴西、阿根廷、阿拉圭的三国联盟战争,扼杀了美洲独立发展唯一成功的经验。
列宁曾写道:“以垄断为主宰的现代资本主义的特点是资本输出。”拥有最现代技术的外国寡头垄断集团,通过出售生产技术、专利和新设备,正在公开的、逐步地控制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工业。
拉美陷入扼杀的恶性循环,即贷款增加、投资不断;结果是,支付利息、红利和其他服务的费用也随之增加。为了付清这些款项,只能依靠注入新的外国资本……巴西、墨西哥、智利和乌拉圭就曾在年,把将近一半的进口所得收入用来还债、支付利息和支付设在本国的外国企业的利润。
贫穷潦倒、与世隔绝、资金流失、国内体制问题严重的拉丁美洲国家,逐步撤除了经济、金融和财*壁垒,让那些目前仍然分别扼杀拉丁美洲各国的垄断集团能在地区范围内扩大业务。悲剧的莫比乌斯环在拉美循环重演。
五、尾声
不发达并非发达的一个阶段,它是发达的后果。拉丁美洲的不发达来自他人的发达,现在它还在养活他人的发达。
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曾说过:
“在重建拉丁美洲的道路上,要扔入海底的腐朽的东西很多。任务只能落在遭劫掠、受凌辱和被诅咒的人身上。拉丁美洲的民族事业首先是社会事业,也就是说,为了使拉丁美洲获得新生,每一个国家必须从推翻统治者开始。起义和变革的时代展现在眼前。有人相信命运在上帝的膝头,但事实上,命运如同激烈的挑战,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上。”
所以拉丁美洲的中场战事,可能才刚刚开始。
延伸阅读:《美洲与黑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