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法治星火点燃青少年成长明灯22年第9期
TUhjnbcbe - 2024/9/16 18:32:00
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13569.html
                            

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岑溪市人民法院

建立青少年“法治前沿教育基地”、打造青少年“法律梦工厂”品牌、组建少年审判团队......用法治星火点燃青少年成长明灯,让青少年在“法治摇篮”中实现梦想。

去年以来,岑溪市人民法院以少年法庭和“青少年维权岗”等为载体,积极探索建立了“帮教、维权、预防、救助”相结合的全新少年审判工作机制,积极履行普法宣传职能,通过开辟独具特色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路径,让青少年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发生,维护了青少年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社会效果。近日,岑溪市人民法院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

建设教育基地“请进来”

“岑溪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大隆)站正式启用!至此,辖区内的四个人民法庭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多点开花、全域覆盖、衔接联动的法治宣传教育格局。”年12月30日上午,岑溪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谭巧华在岑溪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大隆)站的启用仪式上激动地说道。

当天上午,岑溪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大隆)站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大隆镇礼邦纪念学校的25名学生。

在普法志愿者的带领下,同学们对基地进行了参观学习。期间,同学们对基地展播的法治微电影《如此借钱》兴趣颇浓,引起了阵阵讨论。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上下学路上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及时拨打进行报警,那么在报警时我们该向警察叔叔说些什么呢?”在同学们观看完法治微电影后,普法志愿者适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应该要告诉警察叔叔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时间、地点……”小昭同学把手举得高高地说道。

在学习过拒毒防毒篇的内容后,同学们对各种与糖果、饮料、香烟等形似的新型毒品惊讶不已,并表示一定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乡村小学开展法治教育受到资源短缺的限制。大隆基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爱国崇法、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反邪教、拒毒防毒等方面角度,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传输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这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前来参观的大隆镇礼邦纪念学校的李老师说道。

模拟法庭庭审是岑溪法院创新法治宣教方式、弘扬法治文化的一个缩影。为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促进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设,与传统法庭不同,各基层法庭将庭院、诉讼服务大厅及办公区打造成开放式法治宣教基地,以微电影、法治历史人物典故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进行普法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人民法庭作为法院派出机构,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纽带,长期以来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前沿。去年以来,岑溪法院在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践行“我为基层办实事”,把基层法庭法庭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作为法庭建设的重要方面,不断完善各类教育载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打造开放式法治宣教基地,潜移默化地提升青少年法治观念。“我们充分依托法治宣传基地,将青少年请进来参观法庭文化建设,让法官走出去,为青少年普法宣传,让旗杆提高法律意识。”谭巧华院长介绍。

随着四个基层法庭法治教育基地的先后投入使用,岑溪法院以“请进来”的方式持续发力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据统计,仅在年,就有约近2万多人到基地接受法治教育。

打造普法品牌“走出去”

岑溪法院积极延伸审判工作职能,充分结合基层法庭工作的实际情况,利用法庭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优势,系统打造了区域特色法治文化品牌——“法律梦工场项目。该项目旨在立足法庭辖区,通过编写相关普法读物、进驻社区进行法治宣讲、提供法律咨询、举办公众开放活动及举办案例研讨活动等形式,向青少年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努力实现司法为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辖区内法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年11月18日,岑溪法院青少年“法律梦工厂”走进了岑溪市马路中学。

“你又玩我手机,还挥霍了老妈六万六千六百块钱……”

“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我一开始只是想打赏几个钻石的……”

“情景剧中的孩子属于法律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他父母拒绝追认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打赏网络主播的这笔钱是可以追回来的!”一幕《打赏风波》法治教育情景剧表演完毕,“法官姐姐”黄子芳走上舞台,结合刚刚表演的情景剧内容向现场的同学们讲授有关法律知识。

接着,由岑溪法院干警根据真实案例自编自导自演的其他几幕情景剧陆续上演,情景剧内容皆是紧紧围绕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的典型案例。

年,岑溪法院青少年“法律梦工厂”正式启动。经过了近7年时间的发展,青少年“法律梦工厂”已经形成了主要包括学法守法宣誓、法治教育情景剧、法官说法、模拟法庭、法治教育展板、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的成熟模式。

模拟法庭活动也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在模拟法庭上,由青少年学生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公诉人、律师等等,真实呈现庭前准备、举证质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合议宣判等整个庭审流程,让青少年学生“零距离”感受司法魅力。

目前青少年“法律梦工厂”已经成为岑溪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宣传品牌,充分适应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的各项要求变化,岑溪法院积极“走出去”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活动,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年底,岑溪法院青少年“法律梦工厂”以“每年至少普法两所学校”的频率开展活动,先后到岑溪三中、岑溪二中等20多所学校开展活动,接受法治教育的青少年10多万人次。年,青少年“法律梦工厂”荣获梧州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年,青少年“法律梦工厂”荣获广西志愿服务大赛优秀奖。

延伸教育触角归正途

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参与和融入基层治理?岑溪法院通过在镇街、村社设立“微法庭”“共享法庭”,将法治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最末端,把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年6月,岑溪法院成立了“少年审判团队”,专职审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少年审判团队是一个刚柔并济的团队,在法庭上,威严的审判为未成年犯敲响警钟,而回访帮教则让未成年犯治愈心灵,改过自新。

年11月,未成年人小宁(化名)因犯盗窃罪,被岑溪法院依法判处管制四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

对于受过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他们对今后的生活和心理会产生极大的负担,在矫正和帮教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困难。岑溪法院少年审判团队法官蓝后娟针对未成年人犯的特点进行“对症下药”,及时给予他们特殊的关心和帮助,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疏导,把对未成年犯的关心和教育延伸到法庭之外,让他们减少心理负担,指引着他们重回正确人生轨道。

“谢谢法官对我的关心,您的教诲我谨记在心,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对于小宁的改变,蓝后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是蓝后娟在小宁依法进行社区矫正期间,对他进行的第二次回访帮教。

在回访帮教活动中,蓝后娟为小宁带去了法治书籍和生活用品,通过“一对一”漫步谈心的方式,详细了解小宁近期的思想动态、生活和学习等情况,针对小宁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解答和指导,鼓励他以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开始新的生活,并叮嘱他要珍惜当下,切勿再触犯法律法规。

“小宁最近也开朗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整天闷在家里不愿见人……感谢法官对他的关心和疏导!”小宁妈妈眼里噙着泪水感慨着。

这是岑溪法院少年审判团队对被判处非监禁刑未成年犯回访帮教的一个缩影。

少年审判团队坚持“哪里有需要,就把法庭开到哪里”的原则,确保巡回审判“服务高效、群众满意”。车载巡回法庭让“等案上门”变为“主动服务”、让“开庭普法”变为“送法到家”,司法为民、服务民生更加积极主动。同时及时开展判后回访,将司法关怀维度加大。针对未成年人,为预防失足少年再次犯罪,少年审判团队积极延伸判后帮教回访工作,对于判处实体刑的少年犯,坚持到监狱或少管所定期回访,院领导亲自带队,定期看望,从法理、情理及做人的道理等多方面开导,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引导,促使其真正认识到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和接受惩罚的必要性。

近三年来,岑溪法院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件,案件数量整体呈下降、可控趋势,进行回访帮教约34人次。随着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力度的不断加大,判后回访工作开展以来,本院不断加以人性化的改进,服务更细致、更暖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经有效帮教后,未出现一例再次犯罪现象。

原标题:《法治星火点燃青少年成长明灯》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治星火点燃青少年成长明灯2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