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汝德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壮丽史诗,也是岑溪山心地下交通联络站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
山心村地处云开大山北麓东段腹地,是一个边远山村,是岑溪市的一个革命老区。年6月,山心村的贫苦农民赵鸿经中共地下党员孔令淦发展介绍,参加了粤桂边区敌后武工组并被任命为副组长(组长为李炯球)。同年8月,根据地下党的指示,赵鸿回到山心村,深入发动群众,秘密组织成立地下交通联络站。经过4个多月的宣传发动,山心村的贫苦农民赵丰、赵友、赵仕焕、赵振其、韦福堂、黄焕兴等十多人先后成为了地下交通联络站成员。
山心地下交通联络站是我党在粤桂边游击区的一个重要联络点,担负着监视敌人动态、为党搜集和传递情报、宣传革命思想、张贴宣传标语、破坏敌人通讯线路,以及分化瓦解国民党残余势力建立统一战线等一系列革命工作。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很多同志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交通联络员赵振其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后变成了孤儿,参加革命时刚满18岁,在年的一次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时被国民党反动派追捕并杀害。赵仕庭是一个有4个孩子的父亲,为革命出生入死,一次在为太白队秘密运送弹药途中被敌人发现后英勇献身。赵振其和赵仕庭是山心地下交通联络站的杰出代表,年被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安葬于岑溪市革命烈士陵园。
年秋,即将灭亡的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失败,妄图作垂死挣扎,在全县疯狂进行“清乡剿匪”,用“五户联保”等高压手段搜捕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在白色恐怖中,地下交通联络站的赵仕焕被捕入狱,关押在乡公所牢房。为了营救赵仕焕,站长赵鸿带领赵仲胡等4人,夜闯伪乡长韦泰昌和伪村长罗树镇家,反复宣讲党的政策,指出国民党大势已去,只有弃暗投明才是唯一出路。经过反复多次的宣传教育,韦泰昌和罗树镇终于幡然悔悟,弃暗投明,按照赵鸿的意见进行“反联保”,发动全村人签字画押担保赵仕焕,迫使国民党岑溪县政府不得不将赵仕焕释放。由于联络站的宣传统战工作做得好,山心村群众的革命热情非常高涨,明里或暗里都积极为联络站办事。村里国民党的伪政权也暗中为共产党办事。伪村长罗树镇不时为联络站通风报信,国民党岑溪县长钟鼎两次带领军警来山心清乡剿共,捉拿赵鸿及联络站人员,罗树镇都提前通报,使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
经过革命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山心地下交通联络站不断壮大,发展成为粤桂边游击区根据地的一支地下游击队,为革命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人才。年秋,中共华南分局三罗总工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三罗总队(罗定、云浮、郁南)政治部主任谭丕桓亲自主持,把活跃在岑溪梨木、山心等地的游击队整合,正式命名为“太白队”,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四支队十一团编制,并举行授旗仪式,赵鸿被任命为副连长,地下联络站的其他同志也成为十一团的战士。和太白队的战友共同活跃在粤桂边区的崇山峻岭中,前后与敌人进行了十多次战斗,有20多位同志壮烈牺牲。在著名的猪儿岭战斗中,赵鸿冲锋在前,被敌人的炮弹炸成重伤,昏迷几个昼夜经抢救后才脱离危险,身上留下了残疾和弹片。由于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年太白队改编成为新兵营,赵鸿被任命为副营长并参加抗美援朝,后转业到地方工作,直至离休。交通联络站的赵仕壮,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清匪反霸中被任命为民兵队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山心村支部书记。年3月29日,梧州市人民政府发文批准山心村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村,成为梧州市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
本文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