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格是多少元成都出口地震预警技术称比震波快20秒(图)
地震警示系统示意图。
●距离震源50公里内的地区,震前10秒收到预警信息
●距离震源90-100公里内的地区,震前20多秒收到预警信息
在距离震源50公里内的地区,能在震前10秒收到预警信息。昨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与服务于海地的美国ade 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ade公司将向美幻科技分批采购地震预警系统,并逐步在海地进行建设,这标志着我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将首次走出国门。
如何进行地震预警? 通过手机收到消息
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与地震波打时间差,监测站需要搜集震前3-5秒的数据进行分析,因此有20公里左右的预警盲区。但是在距离震源50公 里内的地区,会在地震前10秒收到预警信息;90-100公里内的地区,能提前20多秒收到预警信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介绍说。
据ade公司CEOHantz先生介绍,这套系统将先在海地40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内进行安装测试,需要大约6个月的时间完成,而 在海地全范围完成安装,则大概需要2年时间。王暾告诉,届时在海地将会有地震预警系统的客户端在市场上进行售卖,海地人也可以购买到地震预警系统的手 机、电脑客户端,或者直接购买地震预警警报器挂在墙上。
为何选成都技术? 更适合海地的国情
我研究了全世界大部分的地震预警系统,最终发现中国的预警系统最适合海地。ade公司董事长hantz先生告诉 说,ade公司自2010年开始在海地的一些学校、办公大楼和家庭运用成都研发的地震报警系统,并多次得到海地地震的余震检验。当目前地震预警系 统完全研制成功后,ade公司决定在海地布设该地震预警系统。据了解,这也是中国地震预警技术首次走出国门。
日本的预警系统要通过互联进行地震预警信息传播,而该系统只需要通过无线电波手机等终端就可以进行传播,更适合海地的国情。Hantz表示:未来还将把该地震预警系统运用到更多地震频发国家。
利用汶川地震余震研制 已成功预警60余次
地震预报在全球范围内还是一大难题,但无法预报不代表不能预警。二者的区别在于: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事先发出通告;而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也称作震时预警。
地震预警的关键是利用地震波的前几秒的数据准确估计震级、震中位置以及快速估计地震对预警目标的影响等。
自汶川地震发生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利用汶川大地震余震这一不可复制的资源,致力于地震预警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在掌握了地震预警核 心技术的同时,吸收了国内外特别是日本的技术,并将其融入到自主开发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中,形成了地震预警技术系统的全套自主知识产权。这套系统布设在约 2万平方公里的汶川余震区域,已经对布设区域内发生的60次余震成功实现了预警。